欢迎访问bet365官方贴吧网站!  jintian
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政策法规>>政策解读
关于《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(2017—2020年)》的解读
浏览次数:文章来源:科技厅   作者:巴中科技01发布时间:2018-3-28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推动落实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》《“十三五”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》和《四川省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规划》,启动实施我省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,科技厅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、教育厅、财政厅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农业厅、省国资委、省国税局、省地税局、省总工会、省工商业联合会、中科院成都分院、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、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15个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《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(20172020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

 一、总体考虑

《实施方案》既立足当前、又瞄准长远,将近年来国家和省委、省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系列部署贯穿其中,注重与省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规划相互衔接,推进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,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,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促进产业协同创新,优化创新生态环境,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,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创新型四川提供有力支撑。

二、总体目标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。

总体目标:2020年,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,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,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,新产业、新业态加快培育成长,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,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。

具体指标:力争到2020年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,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规模超过2万亿元,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%,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20000家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00家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和重点(工程)实验室达到350家、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达到10家以上、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50家、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10家以上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150个左右,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达到80个左右,行业协同创新中心达20家。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等各类孵化载体数量达到700家,在孵企业或创业团队达到30000家(个)。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达到1000家。建设国家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家。

三、重点任务

《实施方案》主要部署了六大重点任务。

一是强化技术创新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。围绕我省优势重点产业,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。持续推进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重点(工程)实验室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。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,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。强调技术创新为区域创新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。

二是发展创新型企业群体和产业聚集区,引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,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,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,实施创新产品培育计划,大力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,提升整个产业技术体系整体创新实力和水平。

三是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,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。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引领,建立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,促进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对接,推动科技军民融合成果转化。强调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,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、成果与产业对接,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
四是加强人才培养,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。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,鼓励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,调动科技人员和职工创新创业积极性。强调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、鼓励,调动人才的积极性。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、民生工程等领域,每年支持20名以上能够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,或具有卓越经营管理才能的科技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。

五是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,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。引导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,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共享,完善企业参与创新治理机制。引导资金、科技资源等向企业集聚。

六是加强国际创新合作,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。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,促进国际技术双向转移,搭建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。强调企业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创新合作。

此外,为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、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、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、健全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。